凌晨三点,妻子蜷在沙发上吐得直不起腰。医生说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,得吃低 GI 的特医食品,还得备着硫酸镁防止抽搐。我揣着处方跑遍了全城的药店,货架上摆着的全是普通孕妇奶粉,店员要么摇摇头,要么指着成分表说 “这个糖分低,凑合用呗”。
凑合用?上周她就是喝了普通脱脂奶,半夜血糖飙到 11.2,吓得我抱着她在急诊室走廊坐了半宿。护士递来的温水都是凉的,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响,像在数着我们剩下的耐心。
其实一开始没这么糟。刚查出并发症时,医生开的食谱里有低蛋白米,说能减轻肾脏负担。我跑了三家超市才找到,价格是普通大米的五倍。妻子捧着小碗掉眼泪,说早知道怀孕这么麻烦,当初就不该要孩子。我蹲在地上给她擦鞋上的泥,其实心里比谁都慌 —— 昨天去社区医院建档,护士把我们的资料往旁边一推,说这种特殊情况最好去三甲,他们处理不了。
前几天暴雨,妻子突然头晕得站不住。我背着她下楼打车,司机一听要去妇幼保健院,说那边堵车,让我们换家医院。我掏出手机给他看医生发的消息,说必须用指定的降压药,别的医院可能没有。雨刮器在玻璃上划出扇形的水痕,妻子的指甲抠着我的肩膀,我能感觉到她在发抖。
展开剩余57%好不容易到了医院,挂号窗口说产科专家号早就满了,让我们挂急诊。急诊医生翻了翻病历,说他们药房确实有那种进口降压药,但必须有主任医师的签字才能开。我们又跑到住院部找医生,护士站的灯亮得刺眼,一个穿白大褂的姑娘说主任正在做手术,让我们等着。走廊里全是加床,有个产妇疼得直叫唤,她老公蹲在墙角抽烟,烟蒂扔了一地。
凌晨一点多,主任终于出来了。他戴着眼镜,眼下有很重的青黑,接过处方时手都在抖。签字的时候钢笔没水了,他拧开笔帽往嘴里蘸了蘸,墨水在舌尖上染出蓝黑色。我突然想起去年陪我妈住院,也是这样的深夜,医生一边吃泡面一边改医嘱。
药拿到手的时候,外面的雨停了。妻子靠在我怀里数药粒,说一粒要八块钱,够买两斤苹果了。我摸了摸她的肚子,小家伙好像踢了一下,隔着薄薄的睡衣,像颗滚热的珠子。
昨天去菜市场,卖菜的阿姨说她儿媳妇怀孕时也血糖高,就在家煮玉米须水喝,照样顺产生了大胖小子。我没敢接话,其实前几天我妈也寄来一包玉米须,说是老家的偏方。妻子偷偷煮了一次,结果血糖升得更高,半夜抱着我哭,说自己是不是特别没用。
社区群里有人发通知,说下周有孕期保健讲座,专门讲并发症的护理。我赶紧报了名,填信息的时候看见备注栏里写着 “限 20 人,需提前预约”。想起上次去参加产检,候诊区的椅子上全是人,有个孕妇站着听胎心,肚子大得像座小山。B 超室门口排着长队,有个家属跟护士吵了起来,说他们都等了三个小时了。
傍晚带妻子去散步,小区里的玉兰花落了一地。她突然停下来,说要是以后生了孩子,也得让他当医生。我问为什么,她说这样以后谁再遇到我们这种情况,就能快点看上病,不用大半夜到处找药了。风卷着花瓣扫过她的鞋尖,我突然想起那个签字的主任,他眼镜片上的指纹,像没擦干净的泪痕。
刚才刷手机,看见有个博主说现在医院都提倡个性化诊疗,还配了张医生和患者握手的照片。我给妻子看,她笑了笑,说要是咱们去的医院也这样就好了。窗外的路灯亮了股票配资网址,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,像两个挨在一起的感叹号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深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